關注:在日外籍勞動者淪為“就業調節閥” 呼籲保障基本權利
JP-Home.com
【共同社7月4日電】日本群馬縣大泉町聚集了斯巴魯等大企業的工廠,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就有日裔巴西人遷居於此。約4萬人口中兩成為外國人。處於弱勢的外籍勞動者常被當作“就業調節閥”。町政府的調查顯示,雷曼危機爆發次年的2009年有39%的外國人失業。
“一旦經濟不景氣,最先被裁的總是外國人。”居住在大泉町的日裔巴西人二代金治愛德華多(50歲)神情黯淡。約30年前來日的他靠當派遣工養活妻兒,每逢經濟不景氣便會突遭解僱,一家五口陷入困頓。
金治被派遣公司解約後曾遠赴長野縣、千葉縣等地求職,輾轉於機械零件製造、運輸等行業。現雖在斯巴魯工廠工作,卻擔憂“今後汽車減產恐影響飯碗”。
經濟形勢不佳或疫情蔓延時,外籍勞動者易遭降薪或解聘。最令他們和支援團體戰戰兢兢的是特朗普政府的高關稅政策。他們呼籲日本政府“採取能兼顧外籍勞動者而非只偏向日本人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