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草裡藏,端坐止語似修行,心思無從曉——曲水
JP-Home.com
おもふ事だまつて居(い)るか蟇(ひきがへる) ——曲水(きょくすい)
蟾蜍草裡藏,端坐止語似修行,心思無從曉 曲水
(收錄於1690年成書的《花摘》)
蟾蜍是世界各地都有的蛙類。日本蟾蜍體色偏黑,成長後約10公分長,背部有大小不一的疣粒。它們棲息在草叢中或房屋的地板下,不跳,可四足快速爬行,也稱為癩蛤蟆。蟾蜍的雌性比雄性大,但只有雄性會發出低鳴。
「蛙」自古便是俳句中春季吟詠的主題,但據《花摘》記載,這首俳句中,蟾蜍是作為夏季的話題出現的。此外,就像會使用癩蛤蟆妖術的歌舞伎人物「兒雷也」和漫畫《火影忍者》中的「自來也」那樣,蟾蜍常常讓人聯想到妖怪。這種瘮人的癩蛤蟆形象,實為俳諧的大好素材。
這首俳句我們可以理解為是單純描寫了蟾蜍的生態學──蟾蜍啊,你在想啥呢?就這樣默不作聲嗎? 。而作者似乎多半是把蟾蜍看作為「正在修行佛法的僧人」,而非妖怪。佛教中有一種叫「止語」的修行方法,需在規定的時段內保持沉默。這蟾蜍不正像是在閉口靜坐的僧侶嗎?
曲水(亦作「曲翠」)是深得芭蕉信賴的弟子。他本是高級武士,1717年58歲時在討伐政敵後切腹自盡。有人還將這首俳句和他的這種死法結合起來進行解釋,但從創作年代來看,似乎有些牽強。
標題圖片:PIXTA
文章引用自 https://www.nippon.com/hk/japan-topics/b09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