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夜已破曉,蟹吐白泡蘆葦間,順水漂過來——蕪村
JP-Home.com
みじか夜や芦間(あしま)流るゝ蟹の泡 ——蕪村
短夜已破曉,蟹吐白泡蘆葦間,順水漂過來 蕪村
(或1771年作,收錄於《蕪村句集》)
隨著夏至的臨近,黑夜越來越短。晝長夜短的夏夜因此被稱作「短夜」。這首俳句的意思是「夏日的夜空開始吐露魚肚白時,河岸邊茂密的蘆葦叢中,螃蟹吐出的白泡順水漂來」。
乍一看,讓人不由得想起充滿無常觀的《方丈記》的開頭。「河水奔流不息,且此水非彼水。水淤之處,水泡且生且消,未有久存之先例。」但蕪村的「泡」不是「水泡」,而是「螃蟹吐出的泡沫」。這裡沒有了虛幻無常感,而是讓人感受到水邊小生靈的存在,可以說是生命的徵兆。
而且這首俳句還是以《百人一首》的和歌為基礎而創作的。「難波灘邊葦節短,思君不見渡世難」。(猶如難波灘邊的蘆葦,節子間相隔很短。即便如此,也不能讓我相見一面就度過此生嗎?)——這是平安時代女詩人伊勢的和歌。和歌裡的「短、葦、世(日語中和「夜」同音)」3個詞(音)都出現在了俳句裡。還有「awa」這個音也相同。把和歌中最關鍵的詞「不見(awade)」裡的「awa」,改為「泡(awa)」,表示螃蟹吐出的泡沫。
這就是俳諧的巧妙之處!蕪村很擅長這種既富詩情又充滿詼諧的俳句創作。這首描寫了夏日美麗黎明的《短夜》就蘊含著這樣的機智和幽默。
標題圖片:PIXTA
文章引用自 https://www.nippon.com/hk/japan-topics/b09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