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於日常生活中的水引及其歷史
水引結繩歷史悠久,儘管起源眾說紛紜,但據說可追溯至飛鳥時代(西元593至710年),當時遣隋使所帶回的禮物上使用了紅白色的麻繩繩結為最初的開端。到了平安時代,將和紙捻成線狀並用膠水固定,始演進成現代水引的形式,並傳承了1400年之久,現已成為日本婚喪喜慶等儀式中不可或缺的傳統文化。

禮金袋上的水引結繩。最常見的水引線繩(上)編織手法是紅白相間的「花結」(左)、以及森田女士製作的華麗「鮑魚結(淡路結)」(右)等,另有諸多形式。
「水引結繩過去曾使用於神聖儀式中,並且在貴族等位高權重人士之間廣為流傳,到了江戶時代才逐漸普及至一般民眾。進入明治時代後,贈送禮金的文化興起,人們開始使用禮金袋。當時,學校開設相關課程,將水引編織技巧視為女性藝術修養的一環。此外,除了白、紅、黑等色系,近年來陸續出現了各種款式的水引線繩。我認為與我當初學習時相比,種類不但更多元,也更加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
2006年,森田女士第一次接觸到水引,一年後便開始進行創作。她搬到京都,成立了「和工房包結」,透過創作作品和開班授課的方式,向大眾傳遞水引結繩藝術的迷人魅力。

森田女士說:「只要將傳統的水引結繩設計成色彩繽紛的圖案,許多年輕人就會覺得可愛而購買。信封或禮金袋上只要加上水引做為裝飾,就可以傳達出贈送者的真實心意。」
從平面到立體,變幻自如的水引結繩
森田女士的作品不受傳統水引束縛,每一件都極具魅力。從日本的各式節慶到生活中的花草、甜點等主題,都可以是她的創作來源,所有作品皆呈現迷人姿態且引人入勝,讓人幾乎忘記這是水引結繩。

花草及植物是最受初學者歡迎的主題。如鮮嫩欲滴的草莓(左)、慶祝龍年的「不倒翁龍(達摩龍)」(右上)、色彩繽紛可愛的咖啡廳甜點「水果布丁奶凍」(右下)等,皆是以水引技法製作而成 ©2021 Eriko Morita, Wakobo Hoyou
許多人對水引產生興趣的契機是因為看到森田女士作品所展現的可愛風格,想要自己也嘗試看看。森田女士本身也是如此,一開始被水引的美麗所吸引,開始進入市區內唯一一所水引教室學習水引結繩。
「我初入門學習時也很驚訝,因為無論是看起來多麼複雜的作品,都可以應用基本的結繩技巧來完成。也由於可用水引創作任何題材,有許多靈感來源來自於日常生活。我甚至在用餐時,會想像眼前的食物用水引結繩來呈現的樣子,想著『下次來做看看好了』,創作欲望源源不絕。」
森田女士表示水引結繩是一項所有人都能樂在其中的手工藝,同時也示範如何編織「梅花結」,這款水引常用於普通信封或禮金袋上。
「梅花結」製作方法
首先先打一個鮑魚結(淡路結),將兩端穿過中央的孔洞後,「梅花結」便完成了。打得漂亮的秘訣在於留意每條繩子務必整齊排列,避免交疊或扭曲。

「梅花結」本身即為一項獨立的作品,當使用繩數增加時,成品的尺寸也會不同。大的使用5條,小的使用3條,隨著繩數增加,難度也會增加
水引結繩的材料其實很好取得,百圓商店就買得到。一般的尺寸為90公分,也能找到30公分的,而且款式眾多,不僅有素色系,也有帶亮粉或亮片等選項,大約有400至500種顏色,透過不同的設計組合,為水引藝術創造出無限可能。

點綴著黃花含羞草(金合歡)的可愛花環也是水引結繩的作品之一
森田女士表示,無論想要創作平面或立體作品,以基本的「鮑魚結(淡路結)」打底,便可以創作出任何造型,從手掌大小的壽司到長達五公尺的作品,都是由同一條水引線繩製作完成的,不由得讓人再度對水引藝術感到驚豔。此外,據聞森田女士的作品並沒有設計圖,她總是一邊編織一邊想像成品的模樣,未設限其編織技法,而這也是水引創作的樂趣所在。

由左至右分別是鮪魚、小鰶魚、魷魚。仔細觀察可發現,它們皆以「鮑魚結(淡路結)」串聯而成

招財貓和達摩不倒翁亦以「鮑魚結(淡路結)」打底,一邊想像成品模樣一邊塑形。
森田女士不僅創作了許多美妙的作品,也開設課程分享水引藝術創作的樂趣。她說,水引不僅是個充滿魅力的裝飾作品,也存在更深層次的意義。「例如,鮑魚結(淡路結)的起源是來自於供奉神明的珍稀食材鮑魚,而禮金袋上所掛的水引以5根繩子象徵手指的數量,代表著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每一個部分都有其意義。另外,我很喜歡神秘的事物,這一點也是水引創作的魅力之一。」

長達五公尺的水引創作 ©2021 森田江里子, 和工房包結

森田女士現今仍持續創作。「我喜歡那專注於指尖、心無旁鶩編織著的靜謐時光」©2023 森田江里子, 和工房包結
凱爾特圖案與水引間的奇妙關係
森田女士深受書道等藝術中的「線條」所吸引,在遇見水引結繩之前,她對世界各地的文化所傳承下來的不同圖案相當感興趣。而在開始學習水引的過程中,她發現「鮑魚結(淡路結)」與凱爾特的傳統結繩技藝有著極為相似的設計。


用水引編織的凱爾特圖案(上下皆是) ©森田江里子, 和工房包結
「而且,當我在研究如何使用水引結繩創作出世界各地的圖案時,我發現不僅凱爾特圖案,其他像是阿拉伯幾何圖案、土耳其圖案、新藝術風格等圖案之中,有些與日本傳統圖案非常相似。這讓我想到僅由一條線而衍生的圖形,可能是很久以前經由絲路傳入日本之物,使我對水引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並再次體認到它背後的奧妙與深遠。」
水引結繩承繼了傳統,並擁有與遠方異國相通的圖樣,是個神秘的存在。森田女士說,「我希望有一天能夠透過水引來促進文化交流。我個人的夢想是用水引製作服飾。」森田女士的創作腳步迄今仍未停歇。水引結繩跨越了1400年的歷史,它的潛力仍然無可限量。

攝影:川本 聖哉
採訪撰文:田口 美紀子
和工房 包結
水引教室全國有五處,分別位於京都、大阪、兵庫、名古屋和東京。線上課程全年無休。詳情請見官網: https://mizuhiki-houyou.jp/
歡迎到Instagram欣賞更多森田女士的作品
https://www.instagram.com/wakobo_ho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