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冠疫情導致焦慮抑鬱情緒加劇 各國被迫應對
【共同社6月2日電】由於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感到恐懼,以及對外出限制等發生改變的日常生活和未來焦慮不安,全球出現抑鬱症跡象的人正在增加。由此導致自殺的憂慮也加劇,發展為直面感染病毒死亡以外其他危機的事態。聯合國警告稱“疫情蔓延滋生壓力,健康方面本無問題的人也產生不適”。支援機構不斷接到諮詢,各國有關部門被迫採取顧及“心理健康”的對策。
美國人口普查局稱,據估算國內5月14~19日出現焦慮障礙或抑鬱症狀的成年人約佔34%。向政府開設的心理窗口諮詢的數量今年4月較去年同期驟增9倍以上。美國紙媒敲響警鐘稱“目前處於感染以外其他健康危機的邊緣。”
以約千名成年人為對象的英國調查顯示,表示健康狀態受到影響的受訪者占到43%,理由中最多的是“對未來感到不安”。據致力於防止自殺的團體等介紹,4月底以來的3週期間逾50萬人聽了在線的防自殺課程。
聯合國稱,埃塞俄比亞北部地區4月出現抑鬱症狀的人達到以往的3倍。此外還有數據顯示,伊朗60%和中國35%的調查受訪者處於極度不安的狀態。
此外忙於應對患者的醫療從事者負擔也很嚴重。加拿大的調查顯示,47%的醫療從事者尋求心理方面的支援。中國有報告稱約半數出現抑鬱症狀。
世界衛生組織(WHO)稱,由抑鬱、不安等引起的生產率下降對新冠疫情流行前的全球經濟造成每年1萬億美元的損失。疫情流行後必將造成進一步損失,聯合國指出“不應忽視長期危機對心理造成的影響。”(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0/06/ebbec6661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