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日本經濟界時隔約4年訪華 尚無融冰眉目
JP-Home.com
【共同社北京1月26日電】日本經濟界時隔約4年派出訪華團,摸索改善緊張的日中關係。希望避免中國經濟進一步增速放緩的中國政府也提出希望推進合作,可謂積極應對。然而交流因新冠疫情中斷,加之暫停進口水產品、修改後的《反間諜法》等強硬態度也成為障礙,日本對華情緒惡化。對華投資也有所降溫,尚無融冰眉目。
▽推進“去中國化”
“真心歡迎各國企業繼續投資中國。”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本月16日在瑞士東部達沃斯召開的世界經濟論壇(WEF)年會(達沃斯會議)上,向與會的企業高層等如此熱情呼籲。李強表示將聽取外資企業的意見,如果訴求合理則將積極解決。
在25日與日本訪華團的會談上,李強也滿臉笑容地應對。他強調兩國關係的基本是和平與友好,即使兩國存在分歧也是可控的。
李強的低姿態折射出中國嚴峻的經濟形勢。房地產低迷不見回暖,拖累了內需。雖然中方期待疫情後隨著國際往來恢復,海外投資將增加,但2023年對華直接投資額較上年縮水8.0%,期待落空。中國與日美歐的貿易總額均呈現負增長,世界各國“去中國化”的動向鮮明。
▽信用
訪華團高層介紹此行的目的在於信用,而非金錢。日方擔憂如果中國政府隨意運用《反間諜法》,會有更多在華的日企派駐人員因不透明的理由被拘留。
去年的民意調查顯示,回答對中國印象“不好”的日本人超過九成。訪華團的建議書中表示擔憂,稱《反間諜法》“甚至將阻礙希望與中國交流的人們的往來”。建議書還指出,中方為對抗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處理水排海而實施的暫停進口水產品措施,將對日企投資造成負面影響,但未得到李強對這方面的相關回應。
經團聯副會長佐藤康博稱:“我認為中方十分清楚日本的擔憂,但因事關政治,無法預測何時能解除禁運措施。”(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4/01/85294cf68e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