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次發現二戰氣球炸彈基地相關資料
JP-Home.com
【共同社12月24日電】24日獲悉,日本國立公文書館保存有二戰末期瞄準美國本土的氣球炸彈的攻擊據點原陸軍大津基地(茨城縣北茨城市)相關資料。明治學院大學國際和平研究所研究員松野誠也(日本近現代史)發現了該資料,資料是顯示設備佈置計劃的示意圖等陸軍文件的副本。這是首次發現關於國內三處氣球炸彈基地的當時的文件。
氣球炸彈是利用上空偏西風對美國本土進行無差別攻擊的武器,構造是在氣球上吊掛炸彈,作為“特殊攻擊”方式於1944至1945年使用。與進行人體實驗的731部隊(原關東軍防疫給水部)的細菌武器開發一樣,在戰敗時被指示徹底銷毀證據。
松野指出“據稱大津基地的原陸軍資料已不存在,詢問地方史學家等也未能弄清詳細情況”,分析稱此次的文件是原厚生省後來謄寫的免於被銷毀的原件副本,是有助於弄清實情的寶貴資料。
發現的是統管武器製造開發的“陸軍兵器行政本部”在戰敗前一年1944年9月製作的文件副本等。
其中大津基地的示意圖中,記載著放飛氣球的混凝土台座“放球陣地”,以及用來充進氣球的氫氣製造設施和儲罐、管道等佈置計劃。
氣球炸彈從包括福島勿來、千葉一宮在內的國內三個基地放飛9000多發。據稱只有一部分抵達美國,基本沒有任何戰果。(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3/12/e2e64333a2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