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陵東遺跡出土3個人物土偶
JP-Home.com
【共同社9月25日電】日本大阪府文化財產保護課24日發佈消息稱,從跨大阪府羽曳野市和藤井寺市的陵東遺跡的溝渠中,出土了3個人物土偶(5世紀後半葉~6世紀初),分別為持盾人、力士和男子像。
持盾人土偶僅有頭部出土,長約60厘米,寬25厘米。盾的部分未找到,但據稱插入式的頭部是可見於持盾人土偶的特徵。如果加上盾的部分,大小或許與真人類似。眼睛周圍刻有可能是用來表現紋身的線條,鼻子和下巴也都輪廓分明。
人物土偶通常面無表情,而持盾人土偶則大多具有威嚇、微笑等表情並刻有紋身,據稱是為了驅邪而製作。
力士土偶長35厘米,留有頭部、上半身及部分手臂。在百舌鳥及古市古墳群區域,出土力士土偶尚屬首次。土偶身上並無著衣裝飾,留有似乎是力士土偶中較為多見的橫向髮髻的痕跡。
男子像頭部有十字形的粘土繩,頭部碎裂,在持盾人土偶的旁邊被發現。從其他先例推斷,可能是牽馬人等。
3個土偶在溝渠中呈重疊狀出土。可能是附近的古墳丟棄的。附近有津堂城山古墳和宮內廳作為雄略天皇陵管理的島泉丸山古墳。
大阪大谷大學教授犬木努表示:“持盾人土偶高度通常為70~80厘米左右,此次的特別大。由於土偶尺寸與古墳大小成正比,也可能曾立於近旁的島泉丸山古墳。對土偶的土質進行分析,或許能弄清出自哪座古墳。”
此次不舉行現場說明會。(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0/09/61f36399de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