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面臨挑戰
赤阪清隆 首先想請教一下關於烏克蘭戰爭的問題。古特雷斯秘書長此前表示,俄羅斯和烏克蘭目前沒有認真開展和談的可能性。儘管西方國家在廣島G7峰會上展現出一致團結,但世人還是想知道,戰爭到底何時以何種方式結束?聯合國將發揮怎樣的作用?
蓋伊·賴德 坦白地說,我無法預測戰爭何時又如何結束。俄羅斯進攻烏克蘭顯然違反了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雖然古特雷斯秘書長訪問了莫斯科和基輔,也與兩國領袖進行了溝通,但目前仍不具備展開和談的條件。
不過,希望大家不要因此認為聯合國沒有開展工作。全球上有各種衝突,而這一次的烏克蘭戰爭,在糧食、燃料和能源供給、金融領域造成了全球性的二次影響。「全球南方」的許多國家都在這3個方面遇到了困難。聯合國正致力於應對這些問題。我們通過促成土耳其、俄羅斯、烏克蘭達成的黑海糧食倡議,維繫糧食和肥料的出口。相關協議剛剛確定延長兩個月時間,我們正在努力斡旋,爭取再次延長。
或許大家不太了解,我們還在與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合作開展工作,確保扎波羅熱核電廠的安全。另外,我們也在開展包括交換俘虜在內的人道主義活動。雖然和平的未來仍不確定,但聯合國一直在上述領域積極開展工作。

赤阪 聯合國正在籌備召開2024年的「未來峰會」。如果戰爭久拖不決,將對峰會達成共識產生怎樣的影響?
賴德 烏克蘭戰爭的影響巨大,無論是在紐約的聯合國總部還是其他國際機構,都給多邊外交談判帶來了緊迫感。但無論情況如何,聯合國始終在堅定地推進峰會籌備工作。
未來峰會將提供機會,去推動各方共同加強多邊主義,將之打造為更加有效的網路化機制,以備更好地應對未來諸多嚴峻課題。我們期待各成員國以此次峰會為契機,加入「未來協定(Pact for the Future)」。我們對此次峰會的定位為,為實現永續發展目標(SDGs)行動的「渦輪增壓器」。
召開未來峰會,並不是要取代今年9月(將在聯合國大會下召開)的永續發展目標峰會。實際上,古特雷斯秘書長反覆表示,永續發展目標峰會是今年多邊領域的重要活動,它的成功召開將是未來峰會的成功保證。
推動實現永續發展目標
赤阪 古特雷斯秘書長表示,實現永續發展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在日本,學校、企業和政府部門等各種場所都在談論這個目標,並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日本在這一點上似乎做得比較好。
賴德 世界各國對永續發展目標的了解和認同度存在很大差異。有調查顯示,92%的日本民眾了解、認同永續發展目標,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
但遺憾的是,從整體來看還沒有走上通向達成目標的軌道。先於永續發展目標峰會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目前進展順利的指標僅有12%。雖然出現了COVID-19病毒大流行病,發生了烏克蘭戰爭,但不應該把這些作為藉口。9月的永續發展目標峰會被有意識地設計成永續發展目標的「搶救活動」,期待它將有助於促進各國再次做出承諾並加快相關進程。

赤阪 包括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AI)的功過是非在內,如今出現了許多新的問題。未來峰會,以及聯合國本身將如何應對這種新技術的潛在負面影響?
賴德 幾乎每天都有關於AI的新消息,就連這個領域的專家都表達了憂慮。當然,AI對社會有著非常積極的潛力,但隱憂也很大。
未來峰會的一個議題就是如何應對新的技術,這不僅限於AI的數位技術的更廣泛影響,還有生物技術和基因工程等。我們打算在未來峰會上通過一個名為「全球數位契約(Global Digital Compact)」的協議文書。其原則包括消除數位鴻溝、提升全球網路互聯互通性、確保安全接入統一的網際網路等等。我們希望在匯總新技術的各種應對和規則制定的方向上推進制定協議。當然,其中也將包含解決與AI有關的問題。
赤阪 氣候變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就此想聽聽您的看法。針對這個問題,古特雷斯秘書長也發出警告稱,我們已經偏離了達成《巴黎協定》目標軌道。
賴德 正如他在各種場合提及的那樣,氣候變化的進展之快超過了我們控制它的行動。應對這一問題的重要平臺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COP),11月末計畫將召開第28屆大會。在追求實現永續發展目標方面,氣候變化是「最大的赤字領域」之一。因為不光是應對遲緩,沒有採取行動的代價是非常沉重的。
去年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召開的COP第27屆大會上,各方達成共識,決定設立「損失與損害基金」,這可以說是向前邁進了一步。針對各個相關方在財政、技術、政治方面的責任,我們有必要在全球南北雙方之間達成更深的理解。為了制定關於氣候變動的國際對策,需要做到目的一致。氣候變化是迫在眉睫的威脅。
日本「不再支持聯合國」,這是真的嗎?
赤阪 過去日本一直被認為對聯合國的關注度很高。但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只有40%左右的日本人支持聯合國,這個比例比其他國家還低。
賴德 我也對這個調查結果感到驚訝,並有些擔心。這讓我產生疑問,即日本媒體是如何介紹聯合國的?但從長遠角度來看,應該如何評價(聯合國提倡的)多邊主義,希望大家能夠依據聯合國取得的成果來加以判斷。我認為日本民眾已經接受了世界各國合作應對共同問題的這種觀點,並且認識到了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當然,人們要審視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投入的資源和政治資本等,這種做法是情理之中的。如果沒有回報,人們就會反問自己這樣做是否值得。因此,我認為我們必須朝著促使多邊主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的方向前進。
計畫於明年召開的未來峰會,其目標是要讓多邊主義更好地發揮作用。希望屆時議題和內容,能夠有助於再次提升日本民眾對聯合國的支持率。
固然,大家對聯合國抱有期待很高。但另一方面也應該考慮現實。聯合國能夠做成的事情,最終取決於成員國的參與和意志。而這種參與和意志,有時可能又存在欠缺。
雖說如此,但我認為我們有義務以樂觀的態度去開展工作。當然,同時也需要謹慎行事。我們必須堅定要成功舉辦未來峰會的決心。在聯合國總部和我共事的秘書處工作人員,有責任向各成員國闡釋峰會的意義,向他們說明峰會上各種議程所取得的進展將符合各國民眾的利益。
(原文英文。2023年6月2日採訪於東京澀谷聯合國大學總部)
標題圖片:聯合國副秘書長蓋伊·賴德在接受採訪(© nipp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