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加強口岸檢疫 警惕韓國口蹄疫進入
【共同社6月12日電】由於今年5月韓國時隔近4年發生家畜傳染病口蹄疫,日本對病毒侵入加強了警惕。若牛或豬感染,將不得不實施撲殺,對畜牧業影響嚴重。日本國內上一次出現口蹄疫是2010年在宮崎縣。目前新冠防疫措施放寬後人員流動趨於活躍,政府加強了機場等邊境口岸的檢疫力度。
口蹄疫是牛和豬等會感染的傳染病,發病後,口腔和蹄部等處會出現水皰,並有發燒和流口水等症狀。傳染性很強,《家畜傳染病預防法》規定須實施撲殺。甚至還可能進行預防性撲殺,撲殺周圍農場健康的牛和豬。
截至5月22日,韓國已確認11起疫情。近年來在中國和東南亞地區也有疫情發生。日本2010年在宮崎縣出現的疫情引起了爆發性傳染,導致約29.7萬頭牛和豬被撲殺,宮崎縣的畜牧業和旅遊相關行業等損失約達235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0億元)。
日本過去出現的口蹄疫案例中,之前疫情多發生在韓國。作為進入日本的途徑,可能是附著在衣服或鞋子上的病毒被帶到農場,或是混有病毒的肉類及加工產品被遊客等帶入境。
農林水產省認為“處於病毒入侵風險很高的情況”,呼籲限制非相關人員進入農場,並在農場出入口進行消毒等。農水省相關人士稱“避免靠近疫情發生國的農場也很重要”。(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3/06/e89e168c9a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