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PHOME_LOGO

arrow 回首頁
arrow 會員註冊會員登入

一條龍服務:買屋、賣屋、租賃代管

FACEBOOK
--
@jphome
台灣電話:02-2518-1966
香港電話:852-81999569
--
--

回首頁

物件查詢

購屋流程

購屋成本

租賃代管

東京 23 區

說 明 會

常見問題

聯絡我們

--
-- 東京不動產 --

物件投資專區

--
物件檢索

物件檢索

7天內最新物件情報

7 天內最新物件情報

推薦物件

推薦物件(會員限定)

店鋪 & 事務所

店鋪 & 事務所

住宅付店鋪

住宅付店鋪

整棟大樓

整棟大樓

全部降價物件

全部降價物件

每日降價物件

每日降價物件

自訂搜尋條件

自訂搜尋條件 (會員)


-- 東京不動產 --

關鍵字搜尋

--

-- 東京不動產 --

區域檢索

--
東京都23區地圖
東京23区

千代田区 千代田区

中央区 中央区

港区 港区

新宿区 新宿区

文京区 文京区

台東区 台東区

墨田区 墨田区

江東区 江東区

品川区 品川区

目黒区 目黒区

大田区 大田区

世田谷区 世田谷区

渋谷区 渋谷区

中野区 中野区

杉並区 杉並区

豊島区 豊島区

北区 北区

荒川区 荒川区

板橋区 板橋区

練馬区 練馬区

足立区 足立区

葛飾区 葛飾区

江戸川区 江戸川区

其他地區

東京都下 大阪府

神奈川 神奈川

琦玉 琦玉

千葉 千葉

大阪 大阪

京都 京都

名古屋 名古屋

福岡 福岡


柬埔寨不動產

鐵道路線圖下載
鐵道路線圖下載


日本土地價格

日本實價登錄
不動產實價登錄查詢


Flag Counter

--

加入好友搜尋 @jphome
行動裝置直接點選圖片加入

--
< 回上一頁
>> 日本新聞總覽 > 宇治800年歷史的茶田朝日園的重生之路
新聞來源:nippon.com | 2023年5月17日
宇治800年歷史的茶田朝日園的重生之路

JP-Home.com

代表日本的茶鄉宇治(京都府)800年名聲不減,但在漫長的歷史中也有所失。其中之一便是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下令開闢的「七茗園」。原本人們認為當初那七個茶園中的六個已與珍貴的本地品種一同消失了,但現在有新的發現,有可能還有一個茶田倖存。它的名字叫做「朝日園」。就此,筆者採訪了幾位致力於保護瀕臨滅絕的珍貴茶樹並將其流傳後世的人士,了解他們眼中茶園重生的意義、現狀以及未來。

偶然發現「七茗園」遺株

數年前的一天,宇治唯一的窯廠朝日燒的松林俊幸在窯廠後面的興聖寺參道琴阪散步的時候,發現了古茶樹。

松林對製茶感興趣並師從研究自然茶、中國茶的堀口一子女士,他將這一發現告訴了堀口女士。二人就此暢聊了一番,認為如果是古樹,那麼一定能采到茶氣強勁的茶葉。於是他們決定問一問興聖寺方面能否允許他們採摘那株茶樹的葉子來製茶。

「興聖寺方面爽快地接受了我的提議。當時我完全沒想到事關『七茗園』」。松林回憶說。

宇治茶的歷史要從鐮倉時代的僧侶、日本臨濟宗始祖榮西說起。他將自己從中國帶回日本的茶籽送給了栂尾高山寺的僧侶明惠,供其分植於宇治的土地上。

到了室町時代,非常喜歡茶道的足利義滿將軍下令在宇治開闢了七個茶園——「宇治七茗園」(「茗」意指茶田),自此奠定了宇治茶鄉這一不可動搖的地位。七個茶園分別是森、祝、宇文字、川下、奧山、朝日、琵琶,一般認為保留至今的只剩奧山園了。

站在興聖寺的山門看法堂(筆者攝影)
站在興聖寺的山門看法堂(筆者攝影)

當時,松林接洽的是興聖寺負責事務工作的磯崎圓大尚事。

磯崎說:「我是11年前來到興聖寺的,當時還不清楚寺裡什麼地方有茶樹。」

能斷定是朝日園嗎?

1233年,曹洞宗創始人道元在深草(現京都市伏見區深草)開創了興聖寺,作為僧侶修行之所。其後道元去了福井,興聖寺也在開創後10年左右就陷入衰落、荒廢的境地。到了1645年,曹洞宗信徒、澱城城主永井尚政在宇治山半山腰的茶田中重新興建了寺院。於是興聖寺留存至今,成為名刹。興聖寺以為本尊祭祀的釋迦牟尼佛圖據傳為道元禪師所作。每年都有很多人為欣賞琴阪紅葉或參加10月「宇治茶廟會」而欣然到訪。

(左)磯崎圓大尚事,(右)以紅葉而聞名的興聖寺參道——琴阪(筆者攝影)
(左)磯崎圓大尚事,(右)以紅葉而聞名的興聖寺參道——琴阪(筆者攝影)

雖說位於「宇治山」半山腰,但寺院後側區域其實被稱為「朝日山」。因此,我們可以非常合理地推測興聖寺建寺之地及其周邊地區可能正是曾經的「七茗園」之一朝日園所在地。

歷史上,茶在日本是以禪宗的寺院為中心推廣開的,兩者具有難以分割的聯繫。據磯崎講述,興聖寺重建之初,寺院內曾有7間茶室。永井尚政自己很喜歡喝茶,不難想像他刻意選擇歷史悠久的茶園所在地重建興聖寺的用心。

琴阪石牆上殘留的古茶樹(筆者攝影)
琴阪石牆上殘留的古茶樹(筆者攝影)

瞭解寺院方面的想法之後,松林聯繫了京都府農林水產技術中心農林中心茶葉研究所主任研究員大串卓史,並引薦給了磯崎。大串研究員委託京都府立大學對寺院境內茶葉進行了DNA分析。結果顯示,「興聖寺的茶樹遺株(不是一般的改良品種,而)很可能是本地品種,此次分析的樣品均應歸入京都本地品種的組別」。

這是不是意味著興聖寺茶樹遺株與榮西交給明惠上人的茶籽有關聯呢?對茶感興趣的人們不禁充滿了期待。要想確定寺內茶樹遺株就是朝日園的茶樹需要史料佐證,但毋庸置疑的一點是興聖寺的茶樹是珍貴的遺傳資源。

在興聖寺住持所住的房間裡,裝飾著一幅興聖寺鳥瞰圖的掛軸,那是活躍於江戶後期到明治初期的畫師森一鳳所繪。從畫中可以看出,當時山門周圍及寺院東側斜坡上都是大片的茶田。今後如果發現有關朝日園位置的文字記載,那麼這裡被正式認定為歷史悠久的茶園舊址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畫師森一鳳所繪作品掛軸(筆者攝影)
畫師森一鳳所繪作品掛軸(筆者攝影)

「本地品種」的價值

2021年夏天,在大串研究員的指導下,磯崎與松林開始扦插育苗。同年秋天收穫了茶籽,並於次年春天播種,挑戰「實生苗(由種子萌發育苗)」。

目前,商用栽培的茶樹幾乎都是「改良品種」(也被簡稱為「品種」),都是通過扦插(即克隆)來繁殖的。與此相對,自古就根植於土地的茶樹被稱為「本地」品種。

本地品種茶田管理不易,茶葉生長也參差不齊,因而大部分種植戶都改種改良品種了。相比扦插,實生苗發芽率低,非常具有挑戰性,但一旦發芽生長,就能具有很強的生命力,成為「長壽」樹。「本地」和「實生」,就像葡萄酒世界裡的「固有品種」和「自根葡萄」,是勾起愛好者浪漫情懷的詞語。

(左)扦插繁殖的茶樹,(右)通過實生發芽的茶樹。據說壽命要比扦插繁殖的茶樹長(筆者攝影)
(左)扦插繁殖的茶樹,(右)通過實生發芽的茶樹。據說壽命要比扦插繁殖的茶樹長(筆者攝影)

關於今後的計畫,磯崎如是說:「希望大家通過茶瞭解禪,通過禪瞭解山,親近大自然。我們考慮以茶為中心,始終如一地堅持這一理念。培育茶樹,製茶,飲茶,請人共飲,感受禪宗所謂『不立文字』『枯淡寂靜』的世界觀。」

不為人知的遺株茗茶

茶的味道是最讓人關心的。至今為止,松林用興聖寺的茶葉製作過烏龍茶、紅茶、炒茶,他描述稱「醇厚,有回甘」。在筆者的請求下,松林泡了一泡珍貴的烏龍茶。

用興聖寺的古樹茶葉製作的烏龍茶(筆者攝影)
用興聖寺的古樹茶葉製作的烏龍茶(筆者攝影)

飲茶地點在緊鄰法堂的大書院。松林招待的客人是他的兩位好友——茶屋「通圓」第24代店主通圓祐介和茶鋪「山本甚次郎」第6代店主山本甚太郎,此二人在宇治茶界的地位頗具深意。

通圓先生曾擔任過京都府茶業聯合青年團團長。他感覺本地品種有拼配的可能性,也在自己的店裡售賣本地茶。山本先生則致力於自己獨特的挑戰,實踐傳統的遮陰覆蓋栽培法(在培育用於製作抹茶的茶樹時,為了保護茶葉不受陽光照射而使用傳統的葦簾子進行遮蓋。這是一種傳統的栽培法,如今已經很罕見了),追求「SINGLE ORIGIN」(採用單一茶田、單一品種的茶葉製作產品)。

三位一同品茶,暢談了他們對朝日園重生的想法。

從左至右,松林俊幸、通圓祐介、山本甚太郎(筆者攝影)
從左至右,松林俊幸、通圓祐介、山本甚太郎(筆者攝影)

松林:寺裡烘乾爐灶時燒的是杉樹葉,所以感覺(茶葉裡)殘留著當時的煙熏感。

山本:味道很柔和。

通圓:如果「七茗園」中又一個茶園重生,那真是太令人高興了,而且也非常有趣。奧山的優勢是無論誰都可以買來喝,而這裡,品茶即修行,將呈現另外一番光景。

松林:我們要提供各種各樣的切入口,讓更多的人邁進韻味深遠的茶文化世界。如果只是吃一個抹茶甜點,就沒有第二步可邁了。但如果是這座歷史悠久的寺院裡保留著珍貴的茶樹遺株,那就有進一步想像的空間,就能讓人向茶文化世界再邁進一步了。

山本:據說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這座寺院裡還有製茶廠吧。在禪寺裡製作出來的茶會是什麼樣的,我很好奇當時的製茶方法。

通圓:DNA分析的結果顯示,這裡的茶葉很可能是本地品種。如果是本地品種,樹齡也相當大,就能證明這裡曾經是品質非常好的茶田。大約40年前,「藪北茶」得到普及,品質雖然穩定,但茶也變得均質化了。本來,本地品種基本上每棵樹都各不相同,所以不容易掌握採摘的時機,時準時不準。但就因為這樣才有意思。有人說本地品種就像「神靈拼配」似的,我覺得說得還真對。

山本:如果以興聖寺的茶樹為契機,人們能更加關注本地品種就好了。

日語中有一種顏色名曰「不言色」,指的是用梔子的果實浸染後略帶紅色的黃色。用興聖寺本地品種的茶葉製作而成的烏龍茶茶湯正是這種顏色。這是用從寺裡水井打上來的口感柔和的水煮沸後沏成的,茶韻醇厚。豈是「不言」,實可謂極富雄辯,由此表明,朝日園重生的話題有望成為傳播宇治茶魅力的新工具。

據介紹,2023年春天,有1000株茶苗被移栽到寺院後山的斜坡上。

標題圖片:磯崎圓大尚事(右)和松林俊幸(左)在興聖寺裡種在山邊的茶樹苗前對話(筆者攝影)


文章引用自 https://www.nippon.com/hk/japan-topics/c11602/



更多日本相關新聞
JP-Home.com
女社長比例首次超過15% (2025年2月22日)
在中央和地方政府支持創業和企業繼承的同時,企業支持女性施展才幹的舉措也在逐步擴大,女企業家的數量不斷增多。 〈詳內文〉

JP-Home.com
日本航空業界為防止顧客騷擾推出海報 (2025年2月22日)
  【共同社2月22日電】為了防止在航空業界日益嚴重的顧客騷擾並改善工作環境,由各航空公司組成的定期航空協會等製作宣傳海報,21日在東京羽田機場向媒體展示。口號是“大家一起打造和善的空中之旅”,在飛... 〈詳內文〉

JP-Home.com
日本北陸三縣面向外國媒體舉辦旅遊推介活動 (2025年2月22日)
  【共同社2月22日電】(記者:孫曉艷)日本北陸地區的富山、石川、福井三縣21日在東京的外國記者協會(FCCJ),舉辦了介紹當地美景美食等的“FCCJ北陸之夜”旅遊推介活動,希望乘著北陸新幹線延伸... 〈詳內文〉

JP-Home.com
日企在美中對立格局下艱難保持平衡 (2025年2月21日)
  【共同社長沙2月21日電】日本經濟界代表團21日視察中國湖南省長沙市後結束了一系列的訪華行程。此次參加人數達到約200人,但未能實現與國務院總理李強等最高領導層的會晤。   擔任... 〈詳內文〉

JP-Home.com
前經產相認為日本對美國關稅措施缺乏危機感 (2025年2月21日)
  【共同社2月21日電】日本前經濟產業相齋藤健21日在東京舉辦的共同通信加盟社論說研究會上演講,對美國特朗普政府計劃推出的25%左右的汽車關稅表示擔憂稱,“日本國內還缺乏危機感”。他認為在世界秩序... 〈詳內文〉

JP-Home.com
長崎縣選出3市在突發事態時接收沖繩居民 (2025年2月21日)
  【共同社2月21日電】關於考慮到台灣突發事態,把日本沖繩縣先島諸島居民等約12萬人疏散到九州和山口縣的計劃,長崎縣21日透露了最初一個月把沖繩縣竹富町約4300人分散到長崎市等縣內3市的計劃草案... 〈詳內文〉

JP-Home.com
安倍昭惠在台灣演講稱特朗普懷有溫暖之心 (2025年2月21日)
  【共同社台北2月21日電】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妻子安倍昭惠在21日於台北市舉行的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上發表演講。她就美國總統特朗普稱:“雖然言辭有時具有挑釁性,但他本性是熱愛和平,懷有溫暖... 〈詳內文〉

JP-Home.com
福島一核的燃料碎片實物首次公開 (2025年2月21日)
  【共同社2月21日電】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20日向媒體公開了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的熔落核燃料(燃料碎片)。去年11月東電成功進行了燃料碎片的試採集工作,為核事故後首次。燃料碎片目前在... 〈詳內文〉

JP-Home.com
日美韓將共同研究尖端技術深化經濟安保合作 (2025年2月21日)
  【共同社2月21日電】日本政府21日發佈消息稱,日美韓的國家研究機構將從2025年度起共同推進經濟安全保障領域重要的尖端技術研究。三國的10家機構將開展與作為清潔能源被寄予厚望的氫能、地震、氣候... 〈詳內文〉

JP-Home.com
京瓷將進軍5G基站業務 3月與海外企業成立新組織 (2025年2月21日)
  【共同社2月21日電】日本京瓷公司將進軍第5代(5G)移動通信系統基站業務。京瓷此前一直在積極開發利用獨有技術和人工智能(AI)降低成本的基站,著眼於海外佈局,3月將與台灣和韓國等6家通信設備廠... 〈詳內文〉

出口板塊上揚帶動日經指數收漲0.26% (2025年2月21日)
  【共同社2月21日電】東京股市日經指數21日時隔兩個交易日反彈。終盤較前一交易日上漲98.90點,報收於38776.94點,漲幅為0.26%。外匯市場上日元兌美元匯率走低,業績改善預期高漲的出口版塊領漲大盤。   東證指數(TOPIX)上漲1.93點至2736.53點,漲幅為0... 〈詳內文〉

JP-Home.com
【影片】二戰後80年,重探帛琉貝萊利烏島慘烈戰場 (2025年2月21日)
位於帛琉群島西南部的貝萊利烏島。在太平洋戰爭期間,日美兩軍隊在這個當時被日本統治的島嶼上發生衝突,在持續2個月的戰鬥中,約有1萬名日本士兵和1600名美國士兵陣亡。時事通信再度訪問該島,回顧曾經發生... 〈詳內文〉


>>回日本新聞總覽





家豪國際不動產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00200502)
本網站所刊登之不動產物件均為公開刊登
本網站內容享有著作權,禁止侵害,違者必究。 ©201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