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料理是什麼呢?ChatGPT的解釋是「臺灣料理是指形成臺灣獨特飲食文化的多樣料理。」感覺似懂非懂……大岡響子在「「臺灣料理」是什麼料理呢?」中這麼說:
解釋「何謂臺灣料理」的難處,正源自於臺灣昔往所走過的曲折複雜歷史。也正因為如此,對潛藏於這份美味背後的事物,人們不妨再多一分馳騁的想像。
食在臺南?:邱永漢《食在廣州》
說到在戰後日本飲食散文中成為先驅的一本書,想必就是《食在廣州》(*1)了吧(*2)。作者邱永漢(1924-2012)出生於臺南,就讀臺北高校後,來到日本東大學習。儘管畢業後短暫回到臺灣,後來卻因為涉及臺灣獨立運動,逃亡香港,最後移居日本。邱永漢的小說《香港》一書獲得直木賞後,隔兩年的1957年出版了在雜誌連載的本書。

《食在廣州》邱永漢著,中公文庫,1996
作者以灑脫的筆觸,夾雜他在香港的體驗,寫下如標題所述的廣州料理和中華文明。以粽子為例,書中從被視為起源的屈原故事開始,一直說到到形成現代節日的原委,解釋端午節要吃粽子的理由。他以比較中日兩國文化的角度,伶俐分析箇中不同,讓人獲益良多。臺灣料理在書中並不是主題,但一提到臺灣粽子,作者態度搖身一變,不只詳細解說,敘述也充滿揪心、溫暖的生活感,令人感觸良多。其中還提到自己對於口味的堅持,是承襲生於臺南的老饕父親。這種複雜的溫度很是別緻。
2022年9月從NPO法人日本臺灣教育支援學者協會(SNET)編發行的《臺灣書旅――認識台灣書籍小冊》一書中,並非以既定的主題來分類書籍,而是根據書中內容,將400本與臺灣有關的書籍,分成29個類別。在眾多分類當中,只有臺南是唯一一個變成主題的都市。在臺灣飲食文化書中,更有31本與美食有關的書籍。內容之豐富,又分成美食和食譜兩類來介紹。如果邱永漢還在世,一定會寫出一本《食在臺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