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學課本積極提及“可持續發展目標”
JP-Home.com
【共同社4月11日電】關於日本文部科學省3月審定合格的、從明年春季起使用的小學課本,多門課程提及了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介紹了旨在消除破化環境和侵犯人權、實現生活富足世界的目標,鼓勵探索和討論其背後的社會問題。出版社方面表示“希望大家學習自身與自然、社會之間的聯繫”。
SDGs是2015年由聯合國峰會通過的國際目標,包含消除貧困和飢餓、應對氣候變化等17個目標,力爭到2030年達成。
三年級的道德課本中,以“什麼是‘可持續’?”為主題,用2頁篇幅刊載了要點。提及糧食和資源有限及全球變暖,介紹稱世界各國正在團結一致努力實現目標。
六年級的英語課本中,有一道三選一的問題,詢問“在2001年遭受旱災打擊的非洲國家馬拉維,初中輟學的14歲少年為幫助家人擺脫貧困造了什麼?”答案是“風車”。書中還附上了利用風車發電把水引入農田的小故事,寫明此舉屬於“消除貧困”、“構建產業和技術革新的基礎”等目標。
社會課本也明顯提及SDGs,6年級的課本尾頁附上了目標貼紙,介紹實踐事例稱為了調查神奈川縣鐮倉市遊客眾多的原因,學生採訪市政府職員及市民,注意到了該市重視歷史和文化保護。課本設有粘貼欄,可以貼上顯示該市意識到了SDGs的貼紙。(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3/04/99d258ab9d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