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原勞工訴訟原告拒絕接受賠償或致問題長期化
JP-Home.com
【共同社3月17日電】基於韓國政府的原被征勞工訴訟問題解決措施,韓國政府旗下財團今後將代替被告日企支付賠償,推進以原勞工、原朝鮮女子勤勞挺身隊員等原告為對象支付相應金額的第三方代付方式。然而,由於作為當事人的原告中仍在世的3人表明了拒絕接受的態度,不排除開始新的司法對抗導致問題遲遲無法解決的可能性。
截至目前,支付總額包括賠償和延遲利息在內合計約4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100萬元)。財源通過民間企業自願捐款籌集。韓國鋼鐵巨頭浦項製鐵已宣佈捐贈40億韓元,浦項製鐵曾根據1965年《日韓請求權協定》獲得了日方的經濟合作資金。
另一方面,當年接受該資金的“受惠企業”除浦項製鐵外還有15家,多半面對在野黨國會議員事務所的調查回答沒有捐款計劃。韓方期待日企也參加。日本政府的立場是以代為支付的“日本帝國主義強制動員受害者支援財團”放棄要求被告企業歸還賠償金的“求償權”為前提,允許日企自願捐贈。
關於目前仍在訴訟階段的原告,財團預計如果今後確定勝訴,也將代為支付賠償。而已確定勝訴的原挺身隊員梁錦德(93歲)與金性珠(93歲)、原勞工李春植(99歲)均拒絕三菱重工業、日本製鐵(原新日鐵住金)不涉及的財團代付,13日通過代理律師向財團書面通知了拒絕意向。
關於向拒絕接受的原告支付,韓國政府的立場是向法院託管力圖解決,然而原告方計劃若面臨這一情況,則將通過訴訟要求認定託管無效。
梁錦德等部分原告的律師團發佈消息稱,已提起訴訟,要求收回被告企業在韓國持有的債權,為變現以接受賠償採取了新措施。
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經團聯)與韓國經濟團體“全國經濟人聯合會”(全經聯)16日宣佈創設推進年輕人交流等的“未來夥伴關係基金”,但也引發“與賠償無關”的抗議。(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3/03/558c8ad1d4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