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空自飛行員指出擊落氣球等或傷及地面居民
JP-Home.com
【共同社3月12日電】以美國擊落中國氣球為契機,日本政府提出了新的法律解釋,針對侵犯領空的無人機或氣球,若目的在於保護地面上的國民生命和財產以及確保空路安全,可予以擊落。能夠預見今後將面臨是否擊落的艱難判斷。負責對侵犯領空採取措施的航空自衛隊F-15戰機飛行員指出,存在技術性課題,包括碎片可能傷及地面居民等危險。
飛行員首先舉出的課題是,準確把握擊落對象本身就十分困難。根據空自的現有裝備,主要方法是通過紅外線把握對方發出的熱源,鎖定目標後發射導彈。美軍是從戰機發射熱追蹤空對空導彈“響尾蛇”擊落的中國氣球。
空自能否採取同樣的做法?該飛行員介紹導彈發射涉及的要點稱,“要根據(目標的)大小,關鍵在於為進行追蹤是否能夠捕捉到熱源”。“如果有發動機就可以把握熱源,首先若雷達或目視無法發現就毫無辦法。(美國擊落的)中國氣球有三輛巴士那麼大”。
雖然戰機也裝備了機關炮,但“氣球隨著氣流飄動,速度之差非常大,要命中極其困難”。該飛行員還透露稱,氣球及偵察機的飛行高度遠遠高於戰機通常活動的區域,“如果到了空氣稀薄的地方,戰機完全無法飛行。可操作性很不同”。
此外該飛行員還擔心地面居民有可能蒙受損失。如果發射導彈或機關炮,對象機體或射出的子彈會落下,“即使是像子彈那樣比較小的東西,如果擊中也會喪命”。平時的訓練中,即便是允許射擊的海域,若目視發現漁船就會放棄射擊。“如果被下達命令,在陸地也會射擊。大的碎片散落到很大範圍就可能造成慘劇”。
此外根據此次新的法律解釋,允許使用武器的情況較以往的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難有所擴大。前內閣助理官房長官柳澤協二認為“有可能被認為屬於先發制人攻擊,必須加以關注以免(政府)作出擴大解釋”。強調有必要確定對象國家,並基於可證明具有客觀危險性的程序。他表示“應該呼籲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預先制定共同的規則”。(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3/03/259e787eaa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