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日本警方搜查全面採用人臉識別系統
JP-Home.com
【共同社9月13日電】共同社12日採訪日本警察廳獲悉,全國警方今年3月起開始利用“人臉識別系統”,可將犯罪現場等的監控攝像頭、與案件相關的社交網站(SNS)等上的臉部圖像與過去逮捕的嫌疑人圖片數據庫進行對比。
該系統可迅速確定面部特徵相似的人物姓名和犯罪記錄等信息,已經在搜查中利用。另一方面,也有對此舉或導致侵犯隱私的擔憂,可能出現要求將使用情況公開等聲音。
與指紋和DNA信息一樣,警察廳根據國家公安委員會規則規定了臉部照片的管理和使用方法。對於僅資料送檢等未逮捕的嫌疑人,在本人同意的情況下也可拍攝臉部照片。基於《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與被逮捕人的臉部照片一起保存在警察廳數據庫中,據稱目前共有約一千萬份。駕照的臉部照片不會用於進行對比。
該廳幹部介紹稱,“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僅限犯罪搜查中使用,已獲悉與案件無關的臉部照片不會留下來”。
警察廳2009年推出彙總並可檢索犯罪手法等搜查信息的信息分析支援系統“CIS-CATS”,在所有都道府縣警方開始運用。人臉識別系統2010年度起在部分警方先行採用,確認了有效性。今年3月起作為CIS-CATS的一項功能普及到全國。
都道府縣警方通過專用終端訪問CIS-CATS,輸入搜查中獲得的監控攝像頭等的臉部圖像,與以往逮捕的嫌疑人等的臉部照片相對照,顯示屏上將顯示眼睛、鼻子、嘴、眉毛等特徵近似的多個臉部照片以及名字、住址及犯罪記錄等數據。此前辦案人員通過人工作業逐張確認照片。
該系統還可以和可能與案件相關的行車記錄儀的記錄、SNS等網上臉部圖像進行對比。這是因為SNS上傳的圖像中可能有與受害人一同拍照的人物等。
警察廳幹部表示:“並非僅根據臉部照片來確定犯人。和此前一樣,偵察、鑑定活動、DNA及指紋對比等多方位搜查仍是根本”。(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0/09/d5098e8a45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