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姆將量產下一代半導體 可提升EV續航里程
JP-Home.com
【共同社11月25日電】日本電子零部件巨頭羅姆12月將開始量產下一代功率半導體。原材料並非以往的硅,而是碳化硅(SiC),羅姆花費約20年推進了研發。據稱,運轉機器時可提高用電效率,若裝在純電動汽車(EV)上,續航里程可提升一成。
功率半導體主要被用於控制EV、空調等電機的零部件“逆變器”。會把電池流向電機的電力從直流轉換為交流,管理轉數調整EV行駛速度。
雖然在轉換時會產生電力損耗,但由於碳化硅比硅損耗更小,EV續航里程將提升。也有電池可小型化的優點。
碳化硅比硅硬。出於加工存在難度一度被認為難以量產,但課題逐步解決並推進普及。電機巨頭日本電產作為面向EV的電驅動單元“e-Axle”的材料加以運用。馬自達也在本月22日宣佈,正在開發的e-Axle將搭載羅姆的碳化硅零部件。
量產將在福岡縣築後市工廠今年開設的碳化硅功率半導體專用廠房實施。今後也將為增產投資最多22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4億元),計劃把2025年度的碳化硅銷售額上調至1100億日元。
羅姆探討投資最多3000億日元的東芝等也在生產功率半導體。羅姆或力爭以通過投資的合作來提升採購和生產能力。(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2/11/28cf7b3758ef--e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