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縮短新冠療養期體現重視經濟但存隱患
JP-Home.com
【共同社9月7日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佈,新冠患者居家療養期從原則上10天縮短至7天。雖被認為疫情蔓延風險會一定程度上升,但政府將重點放在讓感染者儘早結束療養復工,從而維持社會經濟活動。一些專家認為此舉是“不得已而為之”,但也有人擔憂“可能引發疫情再度蔓延”。
▽背景是患者激增
有關療養期能否縮短,厚生勞動省和專家一直默默持續展開討論。背景原因是“第七波”疫情下居家療養人數激增。據厚勞省統計,截至8月24日的人數達到創新高的約156萬人。人手不足導致醫療一線以及鐵路、巴士、便利店等生活性基礎行業也遭遇難以維持業務的困境。
成為焦點的是,縮短療養期會使疫情蔓延的風險升高多少。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3月公佈的奧密克戎毒株感染者分析結果顯示,發病10至14天的患者身上檢測出病毒的比例為4.1%,而第8天則達到相對較高的約10%。
▽沒有科學依據
厚勞省在6日的記者會上並未具體出示作為縮短療養期依據的數據,而是介紹稱將在7日召開的專家組織會議上評估並公佈。據相關人士透露,8月下旬向專家非正式出示的數據與3月的分析結果一樣。
專家組織主席脇田隆字已在8月31日會後的記者會上表示:“並不意味著病毒排出時間變短。”其他成員也一致認為“並沒有新的科學依據”。
海外情況如何?美國把從檢測呈陽性開始的10天自主隔離期縮短至5天。病毒傳播多半發生在感染初期成為主要依據,但此舉的背後原因也在於遵守10天隔離期的人僅有約30%。另一方面,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從發病起隔離10天的方針並未改變。
▽向國民說明
有關縮短療養期,專家組織成員表示理解稱:“發病第7天起病毒的排出大幅減少。為維持社會活動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另一名成員則表示擔憂稱:“希望不要被理解為7天就沒事了。”
東京醫科大學特任教授濱田篤郎警告稱:“目前處於第七波疫情的正當中,縮短(療養期)的話可能會對疫情蔓延造成負面影響。若要實施(新措施),有必要向國民說明相應的風險。突然放寬可能會招致再度蔓延。”(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2/09/5b218ff13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