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網絡安全相關預算7年增至逾3倍
【共同社8月31日電】日本安倍政府不得不針對威脅增加的網絡攻擊不斷採取對策。著眼於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舉辦,2015年設立了負責行政機關對策的司令塔“內閣網絡安全中心”(NISC),相關預算7年內增加至3倍以上。但日本年金機構的個人信息大量外洩等,也凸顯出應對的困難。
第二屆安倍政府上台前的2012年9月,政府將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國有化後,省廳和企業的網站相繼出現瀏覽障礙,警察廳認為有可能遭到了來自中國的網絡攻擊。
安倍執政下的2014年11月通過了《網絡安全基本法》,規定中央和地方政府有責任採取安全對策。2015年1月根據該法,以現有組織升級的方式成立了NISC。其統管行政機構網絡攻擊對策,人員也大幅增加。
但在2015年5月,日本年金機構職員的電腦感染了病毒,125萬份個人信息外洩,加之到發現遭到攻擊已過去20天,時任厚生勞動相承認了應對不力。
為迎接奧運會,NISC推進了重要基礎設施的安全對策,但今年1月,針對三菱電機和NEC等的網絡攻擊浮出水面。據分析意在竊取防衛機密和尖端技術,政府加強警戒。
隨著損失日趨嚴重,網絡安全相關預算也大增。對原始預算金額進行比較,2013年度為239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億元),而2020年度則增加至834億日元。(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0/08/8bcf1d24e6ba-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