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等未婚夫的女鬼:佐藤春夫《女誡扇綺譚》

《女誡扇綺譚》
在臺灣文學史中,若提到幽靈小說的嚆矢,可回溯至近百年前、佐藤春夫於1925年發表的《女誡扇綺譚》(*1)吧(*2)。敘事者是日本報社記者的「我」,在臺灣友人・世外民的邀請下,造訪古都臺南,在旅途中聽聞女鬼出沒的傳說,便前往廢屋探險。一踏進過去曾是豪邸的荒廢古宅,耳邊傳來女子聲,說:「為什麼不早點來?」。關於那個聲音的主人,世外民說是沒落的富商女兒死後化成的鬼魂,在此苦苦等待不再出現的未婚夫。但究竟真相為何呢?
《女誡扇綺譚》是佐藤春夫以1920年來臺旅行的經驗為基礎寫成的小說。利用耽美派的描寫解開幽靈之謎,最後也穿插了佐藤本人所見的真實臺灣,至今仍讓許多讀者為之入迷。2020年,臺南的國立臺灣文學館還舉辦了「百年之遇----佐藤春夫1920臺灣旅行文學展」。
那麼,戰後的臺灣文學裡又出現了什麼樣的幽靈呢?
中國鬼故事的說書人:司馬中原
日文的「幽靈」,在中文裡又稱為「鬼」。若講到臺灣的「鬼故事大師」,非司馬中原(1933-)莫屬了。司馬中原生於中國南京,是1948年隨著國民黨軍隊來到臺灣的軍人,自軍中退伍後專事寫作,被稱為軍中作家。
司馬中原的怪談文學裡也有臺灣的鬼故事,但是他受到《聊齋志異》等中國古典文學影響深刻,題材以中國的童年時代從祖父母或父母親那一輩聽來的故事,以及自己和朋友在國共內戰的親身經歷為主。1990年代主持的人氣廣播節目「午夜奇談」經典臺詞「中國人怕鬼、西洋人也怕鬼,全世界的人都怕鬼,恐怖哦!」,讓小孩聽了都毛骨悚然,許多臺灣民眾至今仍印象深刻。
1997年,臺灣史被列為國史,統一採用歷史教科書《認識臺灣》。在那之前,臺灣的學校教育把中國歷史視為國史,而不是以臺灣為主體。因此戰後直到司馬中原發表怪談文學的90年代為止,有許許多多的中國鬼魂穿越了時空,進入臺灣人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