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安倍政治(1):安倍未能實現修憲夙願
【共同社8月29日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力爭作為政治遺產的實現修改《憲法》繼第一屆安倍內閣之後再次受挫。修憲是繼承外祖父、前首相岸信介未能完成目標的安倍的夙願。安倍曾提出2020年內實現,還親自搖旗吶喊,但導致了在野黨態度變強硬。在憲法討論無法走出死胡同的情況下,他將結束執政。
安倍2017年5月提及修憲日程,表示“希望把2020年作為新憲法生效的一年”,還提議在《憲法》第九條中寫明自衛隊的存在。背景因素是2016年參院選舉後,“修憲勢力”所佔議席在眾參兩院均超過了三分之二。考慮到安倍意向的自民黨在2018年3月彙總了包含第九條的修憲草案4個項目,呼籲在國會討論。
不過,對於態度積極的安倍,第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黨首枝野幸男提出反對,拒絕稱“不可能開展像樣的討論”。眾參兩院憲法審查會“憲法討論不與政局掛鉤”的紳士協定變得模糊,開會次數大減。
為了打破僵局,2019年參院選舉中,安倍把是否應該開展修憲討論作為了爭論點,在選舉後以“國民已經做出裁決”為由,要求同意討論,但在野黨冷淡地拒絕說“這是妄想”(共產黨書記局長小池晃語)。連《國民投票法》修正案也無法審議,這種狀況已持續2年以上。
第一屆安倍內閣2007年促使《國民投票法》成立,曾經不同意在野黨的修改要求就進行表決。當時的民主黨憲法調查會長是枝野,留下了禍根。安倍直到最後仍對實現修憲抱有執念,但未能消除在野黨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0/08/c1e331e444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