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安倍意外去世或影響財政決策和央行人事
JP-Home.com
【共同社7月12日電】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岸田執政時也就經濟財政運營積極發言,顯示出影響力。他對日本央行的應有做法十分堅持,尤其是在增加防衛費方面主導了自民黨內的討論。其突然去世可能會導致政權內部平衡發生變化。決策和央行行長人事的走向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
安倍是倡導積極財政撥款的自民黨議員領軍人。在政府6月敲定的經濟財政運營指針“骨太方針”中,他積極促成了事實上刪去基礎財政收支2025年度扭虧為盈的目標。安倍生前就曾有黨內中堅議員表示,“積極財政派中也存在意見分歧。安倍不在的話無法整合起來。”
安倍也不吝“干預”就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在“安倍經濟學”中起到核心作用的央行。5月圍繞央行購買國債一事,他發言稱“日本央行是政府的子公司”。6月的黨內會議上,有關明年4月任滿的央行行長黑田東彥的繼任者,他提出要求稱“希望由能切實分析宏觀經濟的人來擔任”。不少政府相關人士認為,若非此次意外去世,安倍應該也會干預行長接班人的人事。
有關增加防衛費,安倍也表示2023年度原始預算“應該達到大約6.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200億元)至接近7萬億日元的適當水平”、“增加金額通過發行國債應對就行”,堪稱討論的主導者。一名財務省官員指出,“誰來接替(安倍的)工作呢?影響應該不小。”(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2/07/ebcbbc71a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