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處全球暖化時代, 「碳中和」「碳補償」等詞彙如今已成為日常用語,「綠色」環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受到人們的關注。隨著人類生活方式的變化,一方面是鄉村、山林的消失荒廢,另一方面,人們放棄管理的林地日漸向森林化發展。今天,日本的森林覆蓋率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飽和狀態。但是,在人口集中和土地住宅化的城市裡,綠地嚴重不足。在這樣的背景下,讓我們來探討一下我們需要去營建怎樣的「綠色」環境?
以植被生態調查的龐大資料為基礎植樹造林
作為城市綠化建設的一個實例,這裡我將引入橫濱國立大學名譽教授宮脇昭先生的環境保護林理念,來探討城市森林再生問題。非常遺憾的是,宮脇昭先生已於2021年7月逝世,享年93歲,在此謹致深切的哀悼。我要向大家介紹的,是宮脇昭先生大力倡議並全力指導推動的通過植樹營造環境保護林的活動。
宮脇先生曾任國際生態學會會長,是著名的植被生態學家。他廣泛調查了國內外的植被。其中,他總結分析日本國內的龐大資料編撰出版的《日本植被志》全10卷,是一項前無古人的成就。這些龐大的資料正被廣泛運用在建設環境保護林上。
關於環境保護林,上世紀70年代以來發佈的各地植被調查報告、論文以及諸多著作中都有介紹。宮脇先生曾擔任負責人的日本地球環境戰略研究機構國際生態學中心,出版過詳細闡述該理念的圖書《落葉樹環境保護林研究小史》。
環境保護林的栽植,始於1972年新日本製鐵公司大分製鐵所的工廠綠化項目,後來逐漸發展成為改善環境的一環,在工廠之外的地方也逐漸普及開來。現在仍廣泛使用的「故鄉森林」這一稱呼,就是宮脇先生最初提出的說法。1974年,他撰寫了報告《基於營造學校環境保護林目的的植物社會學考察:以全國158所學校植被現場調查為依據》,1976年在橫濱國立大學校內營造了環境保護林。
橫濱國立大學正門附近的學校環境保護林營造過程。1. 將外來牧草種植在2、3公尺寬的斜坡上,以達成簡易的水土保持 2. 用市內工程廢土改良土壤,混植椎樹、紅楠、櫟樹類的樹苗 3. 第3年,有些樹已經長到3公尺高4.10年之後,樹木已經長到10多公尺高了(宮脇昭攝影)
之後這種方法被推廣到日本各地。比如,最近在東日本大地震海嘯受災地的防潮林種植中也採用了這種方法。過去的50年裡,日本國內栽植的環境保護林約達900多處,在海外也有300多處,其中包括東南亞、亞馬遜地區、智利、中國等地。
營造近似於天然林的人工林
環境保護林的營造理念是,先搞清楚該地的原生自然植被,根據其構成種類營造無限接近天然林的人工林。其特點是隨機密植和天然林一樣的樹種幼苗。以下介紹其中幾個技巧。
1. 栽植當地的原生樹種
最重要的,是從當地天然林的構成樹種中選定要栽種的樹種。在已經不存在天然林的城市裡,可以從「潛在自然植被」中來選定。所謂「潛在自然植被」,是指基於植被研究成果,從土地利用和所處環境的特徵來推斷出來的當地原生自然植被。此時,當地生長的巨木古樹、神社邊上的風水林等就成為重要線索。最近,在被荒廢的鄉村山林中,白櫟木、米櫧等常綠闊葉樹逐漸復生。這樣的森林也可以說是潛在自然植被。此外,還要根據氣候、地形、土壤等不同條件,結合預定栽植地的特點來選定樹種。栽植樹種有高大喬木、中等喬木、灌木等,要根據當地的土地環境選擇盡可能多的樹種。最近通常要一起種植40種左右。
2. 從本地原生樹木上採集種子
從預定種植地周邊的本地原生樹木上,採集擬栽植樹種的種子,然後培育成樹苗。櫟木、紅楠等高大喬木,在古老的村落或民宅附近留存較多,這些樹木的種子是可以用來播種的。此外,現代出於防止基因紊亂的考慮,特別在種植指南中規定,要儘量避免從基因完全不同的地區引進樹種。這一點須特別注意。在植樹造林方面,「自產自銷」也是很重要的。
3. 用塑膠花盆培育樹苗
將採集來的種子置於塑膠筐中讓其發芽,然後移植到塑膠花盆中育苗。所謂的「塑膠花盆」,是指塑膠材質的育苗盆,通常使用直徑為10.5公分的。植根在育苗盆中充分生長的樹苗,移栽後的成活率和生長趨勢都比較好。成活率和長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苗木的優劣,因此選擇合適的苗木很重要。不同的育苗專家能夠培育出不同的樹種。如果只是少量需求,個人也是能夠培育的。有很多植樹團體將育苗看作是環境教育的一環來開展活動。
1. 將在塑膠筐(右)裡發好芽的幼苗移植到塑膠花盆裡 2. 樹苗放入網格箱,在苗圃中繼續生長 3. 剝除了塑膠花盆後的紅楠幼苗,根系已經很發達 4. 在苗圃等待運走的樹苗。用特種網兜打包便於運輸(鈴木伸一攝影)
4. 「植樹節」兼具環境教育功能
植樹活動在經過土壤改良的專用植樹區進行,通常1公尺見方的區域內要密集栽種3棵以上高約50公分的3年苗。用小鏟子就能輕易栽種,面積不大的話,幾個人就能搞定。不過,如果栽種面積過大,要種的樹苗非常多,就要採取「植樹節」的形式招募參加者。甚至有大型「植樹節」是在長數百公尺、寬五十公尺的場地上舉行,吸引上萬人參加,種下10萬株樹苗。
也有一些先例,因「植樹節」結緣而成立同好聯誼團體,之後各自獨立開展植樹活動。有很多人是帶著孩子來參加植樹活動的,所以這也成為了一種兼顧對下一代開展環境教育的環保活動。
「植樹節」活動。1. 經過施工整理而成的植樹場地 2. 等待栽植的樹苗 3. 種好的樹苗,各類樹種分散混合栽種 4. 種完後鋪上乾稻草,再用草繩固定即可(鈴木伸一攝影)
5. 肥沃的土壤能促進樹林生長
樹苗密植有利於提高其成活率和生長率,能夠更快地形成樹林。相鄰的樹木不斷生長,在高處枝條相接,樹林上方空間完全被遮蔽,風和陽光都進不來,再加上植樹時所鋪乾稻草的作用,可以避免土壤乾燥和雜草叢生。栽植後3、5年內不需要除草,稻草和落葉腐爛分解,形成供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小動物棲息活動的肥沃土壤。這樣一來,環境保護林就能迅速生長起來。就像宮脇先生所說的「1年1公尺」,環境適合的話,10年就能生長成高近10公尺的樹林。由於種的是當地的潛在自然植被樹種,隨著這些樹木生長,環境保護林最終將形成高度超過20公尺的樹林,樣貌近似天然林的森林。
「森林傑作」——明治神宮
東京、大阪等大城市,人口密度大,住宅密佈,而且地面幾乎都已作硬化處理。因此,像成片樹林這樣的綠色是極為少見的。積極開展植樹活動,將有助於緩解「熱島效應」。而且事實證明,其對於大地震引發的房屋倒塌、火災蔓延等災害也有很好的防災效果。因此,從防災減災的觀點來看,也應該重視城市裡的環境保護林建設。
明治神宮的森林,就是城市人工森林的集大成之傑作。明治神宮的森林是從1920年開始植樹營造的,經過百年發展已成為一片廣袤森林,充分發揮了出色的森林效應,這從過去的諸多報告中可以得到例證,可以說它是人類所創造的「最棒的森林傑作」。不過,如今恐怕已經很難再有可能營造如此規模的森林了。
我們不再謀求在一處營造巨大的森林,而更希望在城市的各處建設規模小但功能齊備,兼具防災、隔音、調節氣候等功能,同時又具有生物多樣性的樹林。其實就是分散打造明治神宮森林的迷你版本。而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營造環境保護林。
從樹苗到環境保護林(川崎市東京電力公司東扇島火力發電廠內)。剛栽種完時的樣子。上世紀80年代,1公尺見方的土地上就種1棵樹苗。此後隨著時代變遷,每平方公尺要密植3棵以上(左)。10年之後環境保護林已達到如此規模。雖然樹木還不太高,但已經形成了一片枝繁葉茂的樹林(宮脇昭攝影)
標題圖片:日本製鐵公司大分製鐵廠內部的環境保護林。1972年種下的樹苗,經過50多年歲月流逝,現已長成高大喬木森林,覆蓋住了整座工廠。攝於2021年(Green E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