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紀念典禮」(以下簡稱「80週年典禮」)於北京舉行。在閱兵典禮上,中國人民解放軍最新型的武器一字排開,展現出中國不僅在經濟實力上,在軍事實力上也已躍升至世界前列。 出席閱兵典禮的各國首腦之中,站在中央的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丁,以及北韓總書記金正恩。其周圍則排列著剛參加完8月31日至9月1日召開的「上海合作組織(SCO)峰會」的成員國等共26國領袖。對於觀看大會影片的人而言,想必許多人都感受到以中國為中心的新勢力正在崛起。 歐美各國領袖多半選擇缺席。2015年南韓前總統朴槿惠曾出席閱兵典禮,但現任總統李在明此次未出席。他在8月時分別於23日、25日訪問日本與美國,與日本首相石破茂及美國總統川普舉行首腦會談。
挑戰既有國際秩序的態勢更加明確
如何評估中國的軍事能力固然重要,但若從外交戰略的角度來看,更值得關注的,是這一連串儀式背後所展現的「認知戰」層面。藉由這些典禮,中國不僅展示了自身的軍事力量,強化與相關國家的緊密連結,同時也凸顯其作為「戰後國際秩序與和平維護者」的「正當性」。筆者認為,其中包含兩項特別值得注意的重要意涵。
首先,習近平政權明確展現出與現有國際秩序競爭的意圖與勢力版圖(*1)。俄羅斯因入侵烏克蘭、北韓則因發展核武飛彈而各自遭到以美國為首的主要國家制裁,但此次邀請兩國領袖作為主賓,無疑是對現有國際秩序的明顯偏離。其背後所反映的,是一種「以美國為中心的主要國家才是造成全球問題根源」的獨特世界觀。此外,美國總統川普在觀看閱兵後,也於社群媒體發文表達不滿,寫道:「請代我向普丁與金正恩致意,畢竟你們正共謀對抗美國。」
另一個訊息則是:「中國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與軍事大國,擁有正當權利參與並調整國際秩序。」這項主張也明確體現在習近平於典禮致詞中的內容,他將人民解放軍的使命歸納為兩項:「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戰略支撐」,以及「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