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日本裝備品出口逐步擴大 或被指助長衝突
JP-Home.com
【共同社8月6日電】關於澳大利亞海軍新型護衛艦引進計劃,日本被選為共同開發的最有力候選。日本政府基於對二戰的反思,長期堅持“和平國家”的立場,對武器出口持謹慎態度。但第二屆安倍政府制定了“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事實上的禁運政策發生轉變,防衛裝備品出口自此逐步擴大。在迎來戰後80週年之際,日本執政黨內部也出現進一步放寬限制的趨勢。
此前的岸田政府在2022年制定了新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寫明將推動裝備品出口。2023年,日本政府決定向美國提供基於美國企業授權、在日本生產的地對空攔截導彈“愛國者3”(PAC-3)。去年3月,日本解禁與英國和意大利共同開發的下一代戰機向第三方出口。
自民黨安全保障調查會在今年6月彙總建議,主張撤銷僅允許“救援”等非戰鬥目的的5類裝備品出口的限制。石破內閣也強調應同友好國家加強合作,並推進以國際貢獻為由的出口。
三原則把對象國家“妥善管理”作為允許出口的條件之一。然而,武器一旦出口,其用途能否查清?日本也需要面臨可能被指助長國際衝突的風險。(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5/08/e9d138b2e4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