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日美部長6月基本談妥關稅 耗時1個月應對特朗普
JP-Home.com
【共同社7月26日電】26日就日美已達成協議的關稅談判獲悉,日本經濟再生擔當相赤澤亮正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6月中旬就達成一致,以日本同意對美巨額投資這一亮點措施來換取美國下調關稅,從而結束關稅談判。多名相關人士透露了該消息。在直至1個月後達成協議的期間裡,雙方推敲了通過盧特尼克等說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戰略,但特朗普一直態度強硬。在談判的最後階段,日方提出了增加進口美國產大米的方案,促成了簽署協議。
4月中旬開幕的長達約3個月的談判舞台內幕逐漸曝光。日本認為“只有盧特尼克才能與特朗普直接深入交流。他們是三十多年的老朋友”(政府相關人士語),瞄準了盧特尼克。赤澤不僅通過面對面磋商,還數十次通電話交流,構建了信賴關係。
日方認為盧特尼克考慮到中國,很重視經濟安全保障問題,因此突出了日方會對美國國內供應鏈的強韌化作出貢獻的姿態,在部長級談判上達成了一致。
不過,特朗普未改強硬姿態。6月下旬以後,他把矛頭指向日本的汽車市場和大米,制約稱“懷疑能否與日本達成協議”,為關稅下調要求更進一步的交換條件。
事態急轉直下,出現新動向是在日本參院選舉後不久的美國時間21日。為舉行第八輪部長級談判而訪美的赤澤突然被安排在翌日與特朗普會談。
有鑑於此,赤澤和盧特尼克為了談判達成協議,展開了會談“預演”。盧特尼克說:“把投資總額為4000億美元寫下來吧。特朗普一定會說要5000億美元的。”不過,實際上特朗普要求進一步加碼,赤澤只得接受了5500億美元這一金額。直到最後,掌握主導權的都是特朗普。
日本經濟官廳幹部透露說:“大米原本不是談判的重點。作為最後一個確保成功的籌碼,我們準備了增加大米進口的方案。”
首相官邸消息人士承認“協議內容與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及日美貿易協定缺乏統一性”,但是“有一位真心相信憑藉關稅來守護本國的總統”。日本只能讓步。(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5/07/a565519e3b2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