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點38分起床:早起的孩子越來越多
在平日,日本小學生的平均起床時間為早上6:38(學研教育綜合研究所調查結果)。成年人平均起床時間為6:32,孩子幾乎與大人同時起床。
NHK廣播文化研究所實施的國民生活時間調查結果,反映出孩子們早起的現況。2020年,6:00就醒來的小學生占28.4%,比1995年增加了18.9個百分點。6:30起床的比例為61.1%(比1995年增加22.3個百分點),到7:00,90.5%的小學生已經起床(比1995年增加8.5個百分點)。

有分析指出,這一趨勢與雙薪家庭增多,導致整個家庭早上的作息提前有關。1995年時,雙薪家庭與全職主婦家庭數量相近,而到了2023年,雙薪家庭已經是全職主婦家庭數量的約2.5倍。
6點45分吃早餐:注重省時方便,吃麵包的人變多
小學生吃早餐的高峰時間是6:45,36.8%的孩子在這一時間吃早飯。而25年前,早餐高峰時間是7:15,比現在晚了30分鐘。
農林中央金庫的調查顯示,近9成的小學生「每天都吃早餐」。但是,吃傳統日式早餐(白飯、味噌湯、配菜)的比例正在下降。某民間調查對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的4年與2019年3月到2023年3月的4年進行了對比,發現早餐餐桌上的白飯、泡菜、湯類、蔬菜類食品減少,而麵包、優酪乳、雞蛋、甜食則越來越多。另有調查顯示,約3分之1的小學生幾乎每天都會吃麵包。

隨著全職家庭主婦的減少,早上的時間變得緊張,因此早餐吃麵包的家庭越來越多(PIXTA)
另有觀點指出,吃麵包的家庭增多的原因之一,是煮飯時間變得緊張。雙薪育兒家庭的增多,影響了人們吃早餐的習慣。
8點45分上課:提前30分鐘到校
日本教育機構學研教室(以下簡稱學研)等的調查顯示,日本的小學通常從上午8:45開始上課。多數小學生會在8:30前到校,80%的孩子從8:15開始進行各類校內活動。而在25年前,80%以上的小學生從8:30開始活動,如今整體提前了15分鐘。

小學生的上學時間也在提前(PIXTA)
有分析認為,上學時間提前的主要原因是為了配合家長的上班時間。對此,一些學校會提早開放操場,或安排教職員工照顧早到的孩子等。國民生活時間調查顯示,早上7:30已有10%的小學生開始學習,到7:45,這一比例上升至30%。由此可見,部分孩子會提前到校進行自習等活動。
日本《小學學習指導綱要》規定,一節課原則上應為45分鐘。在小學6年期間,國語課的課時最多,共1461節,其後依次為數學、體育、理科和社會。低年級學生則會學習包含理科和社會課內容的「生活」課。此外,還有培養問題意識和探究能力的「綜合學習時間」,學習珍惜生命、關愛他人的「道德」等課程。

本世紀最初的10年,日本曾實施「寬鬆教育」。但近年來產生了鐘擺效應,日本小學的上課時間越來越長(PIXTA)
文部科學省2003年實施的國際對比調查顯示,小學5年級上課時間最長的地方是印度,其次是義大利、美國和香港,日本則屬於上課時間較短的國家之一。然而此後,出於提升國際競爭力等方面的考量,日本對學校上課時間進行了調整,整體授課時間有所增加。
然而,日本的小學教育也面臨嚴峻挑戰。根據文部科學省統計,2023學年因厭學拒學而缺勤的小學生人數創下歷史新高,達到1萬3370人,連續11年成長,這一數字是10年前的5.3倍。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包括霸淩、周邊環境影響、疫情打亂生活節奏,以及人們對校外學習形式的接受度提高等。一些孩子選擇就讀私立的自由學校(為厭學拒學兒童提供學習、諮詢和體驗活動的場所——譯註),有些地方自治體還會提供相應的支援舉措。

12點15分吃午餐:每月4688日圓
上午4節課結束後,小學生們在中午12:15左右開始在各自的教室裡與老師一起吃飯。日本99%的小學都會供應營養午餐,並且用餐準備工作由孩子們輪流負責。通常全校學生的午餐菜單是相同的,很少有吃便當或在自助餐形式。近年來,不少學校也開始允許有食物過敏等問題的學生自備午餐。

孩子們分工承擔取餐、發餐的工作(PIXTA)
截至2023年,日本小學午餐的月均收費為4688日圓,每餐約230日圓。不過,免費供餐的地區也越來越多。孩子們最愛吃的有咖哩飯、炸麵包和冷凍橘子等。此外,一些學校還會將當地特產、友好城市及國外的特色食材加入菜單,讓學生們透過午餐加深對不同地區文化的了解。

學生們分工打掃教室,通常每天需要花15分鐘左右完成(PIXTA)
2022年的調查顯示,超9成的小學會在午餐後安排學生打掃教室,時間約為15分鐘。其中,每週需要打掃4天以上的學校占85.7%。不過近來,越來越多的學校將打掃頻率縮減至每週3到4天。
由學生負責打掃教室被認為是日本特色的校園文化,此外,在埃及、新加坡及英國部分學校等也採取相同的舉措。
15點左右放學:早點回家,看電視、玩遊戲
放學高峰時間段為15:15至15:30。到16:00,仍留在學校的學生占比不超過20%,這一時間比1995年提前了15分鐘。可以看出,越來越多的孩子放學後直接回家,而不留在學校和同學們一起玩。

孩子們整理好書包放在桌上,等待放學(PIXTA)
學研的調查顯示,放學後小學生們最常進行的活動是看電視,平均81分鐘,其次是玩遊戲,平均56分鐘,排名第3的是上網(55分鐘)。其後依次為上補習班或藝能技能班(51分鐘),學習、與朋友聊天、戶外活動(各45分鐘),看書和漫畫(31分鐘)。
許多家長對孩子沉迷遊戲感到擔憂。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2018年實施的「學生學習成果評估調查」顯示,在日本受訪者中,「每天」或「幾乎每天」玩單人遊戲機的學生占47.7%,是OECD國家平均值26.7%的兩倍以上。玩多人上線遊戲的學生比例則與OECD平均值相近,為29.6%。

許多孩子喜歡在放學後玩上線遊戲(PIXTA)
19點30分吃晚餐:開動時間推遲,飯前先學習
最受歡迎的藝能技能班是游泳。超過20%的學生在16:00至18:15之間上家教、補習班等課外輔導。1995年時則為17:00至18:15及晚上20:00至20:30。如今,孩子們回家後學習的時間提前,晚餐後的學習時間減少。不過,在東京等考國中競爭激烈的地區,經常在21:30左右還能看到剛從補習班回家的小學生。

在大城市,有些孩子為了準備考國中,會在補習班學習到很晚(PIXTA)

小學生吃晚餐時間則變晚了。2020年的調查顯示,超過兩成的孩子在19:00至19:45之間吃飯,而25年前的晚餐高峰時間為18:30至19:30,如今普遍推遲了15到30分鐘。
2022年的另一項調查發現,與父親一起吃晚餐的小學生比例約為6成,比2016年的調查結果上升了10個百分點以上。疫情使得居家辦公普及,因此一家人得以有更多機會共進晚餐。

疫情時居家辦公普及,全家一起吃飯的比例增加(PIXTA)
21點36分睡覺:4分之3的孩子在22點前入睡
學研的調查顯示,小學生的平均就寢時間為21:36。1年級學生為21:17,6年級學生則為21:59,晚了40多分鐘。另據國民生活時間調查資料,21:30前已有約半數小學生睡覺,22:00前則有4分之3的孩子上床睡覺。1995年時,晚上22:00睡覺的小學生占比為6成,可見如今孩子們睡覺的時間越來越早。

各類補習班、藝能技能班讓許多孩子睡眠不足(PIXTA)
日本厚生勞動省發佈的指導方針建議,小學生的理想睡眠時間為9到12小時。而東京大學等機構的調查顯示,日本6年級小學生的平均睡眠時間僅為7.9小時。由於學習、藝能技能班以及早起的影響,許多孩子的睡眠時間遠遠沒有達標。
※整理編輯:nippon.com編輯部 松本創一
標題圖片:日本小學生早起傾向明顯, 6時起床的占3成(PIX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