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蚊密如柱,嗡嗡亂舞邀鋸末,天邊夕陽薄 ——宗因
JP-Home.com
蚊柱は大鋸屑(おがくず)さそふゆうべ哉 ——宗因
饑蚊密如柱,嗡嗡亂舞邀鋸末,天邊夕陽薄 宗因
(或作於1673年,收錄於《西山宗因蚊柱百句》)
蚊蠅這類惹人厭的昆蟲也是理想的夏季季題。宗因這首俳句寫的是成群的蚊子聚在一起飛舞,在空中形成了柱狀的「蚊柱」。夏天的傍晚,蚊柱在房檐下、路旁和水邊隨處可見。這首俳句直譯為「蚊柱邀鋸末,夏日夕陽薄」。令人一頭霧水,不知所云。
蚊子討厭煙霧,所以當時人們靠焚燒(木屑)來驅蚊。不過宗因採用逆向思維,說「夏日的傍晚,蚊柱催促人們趕緊焚燒鋸末」。而且他本應寫「邀鋸末煙霧」或「邀人焚燒鋸末」,卻故意省略「煙霧」或「焚燒」,把句子寫得晦澀難懂。這種技法叫做「暗示法」。簡直是一首謎語一樣的俳句,創意和技法都別出心裁。
作者宗因(1605-1682年)因自由歌頌當時的風俗而風靡一時。與之前清雅閒寂的俳諧相比,可以說他以嶄新晦澀的文風掀起一場革命。用這句異想天開的俳句作為「發句」(連句裡的第一句)而創作的「百韻」(連句的一種,要連一百句),在古風和新風俳人中引發一場劇烈的爭論,也對芭蕉產生巨大影響,成為芭蕉逐漸形成獨特個人風格的轉機。
標題圖片:PIXTA
文章引用自 https://www.nippon.com/hk/japan-topics/b09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