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經歷過美國黃金時代的川普智囊團
川普政府主張的「對等關稅」,其背後的真正意圖是什麼?如果沒釐清這一點,日本將難以擬定有效的因應策略。即便川普總統在股市暴跌後宣布將政策延後90天實施,但這場關稅攻防的本質依舊絲毫未變。
其實,並不只有川普認為戰後自由貿易體制削弱了美國榮景。如今四十多歲的經濟學者中,也有不少人持有相同觀點,例如美國總統經濟諮詢委員會(CEA)主席史蒂芬・米蘭,以及近期訪日的川普政權智囊奧倫・卡斯,皆是代表人物。他們所屬的世代,並未經歷過美國的黃金時代。正因如此,他們普遍懷有一種強烈的「被害者意識」,認為美國明明提供了「核子保護傘」來維護全球安全,其他國家卻只是坐享其成。基於將安全保障與經濟利益視為一體的思維邏輯,他們主張既然享有美國的安保,就該在經濟上付出對等代價。對於這樣的世界觀必須高度警戒。
當然,反駁「自由貿易體制一直有利於美國」並不困難。只要是受過正統經濟學教育的人,大多都能從理論上指出,美國正是透過戰後所建立的經濟秩序,才得以維持其全球霸權。更有人主張,美國因為掌握了「美元」這個國際基軸貨幣,才能不斷開動印鈔機,源源不絕地印鈔票。
他們的邏輯是,為了重振美國製造業,必須提高關稅。但只要稍微了解美國經濟的實際狀況就會發現,就算提高關稅也於事無補——美國的生產基礎早已毀損,零組件等供應鏈支離破碎。再加上強制遣返移民,導致勞動成本飆升。在這種條件下,製造業根本不可能復興。如果真正的問題是貧富差距擴大、中西部白人勞工失業,那麼政府真正該做的,其實是透過再分配政策來解決。
只是,這樣的正確論點,恐怕很難打動當前的川普政權。畢竟,他們正在進行一場屬於自己的「大型實驗」,而這場實驗,很可能會一路持續到他們親身認清失敗為止。也因此,當前的混亂只能視為——讓他們意識到錯誤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接受採訪的明星大學教授細川昌彥(nippon.com編輯部攝影)
須警惕全球南方國家可能倒向中國
未來可能出現的不利發展是,全球南方國家因而不再依賴美國,轉而倒向中國。在相互關稅體制下,受創最深的正是這些國家。一旦美國選擇撤手,中國就會趁勢填補權力真空。若放任不管,最終多數國家恐怕都會倒向中國——這無疑是最糟的局面。日本應該努力積極拉攏這些國家。
世界已經進入一個美中兩大強權各自奉行「本國優先主義」的時代,而這正是區域經濟集團化的危機徵兆。中國一方面高喊支持自由貿易,實際作為卻完全背道而馳,對於關鍵產業,更積極推動國內自給自足的產業政策。
因此,接下來日本的生存之道,在於如何與澳洲、韓國,以及歐盟(EU)攜手合作。我稱這樣的合作構想為「自主聯盟」。在拉攏全球南方國家的同時,如何打造這個自主聯盟,將會是關鍵所在。
其實我在1980年代任職通產省時,就曾經歷過類似的局勢。當時正值歐洲推動經濟統合、北美啟動自由貿易協定,雙方區域經濟集團化的趨勢,讓我們產生強烈的不安與危機意識。也正因如此,我們開始與澳洲等國接觸,進而思索出APEC(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的構想。
日本的優勢在於來自他國的信賴基礎
未來歐盟的角色將變得至關重要。簡單來說,就是要設法讓歐盟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既然川普政權已不可能重返TPP,日本就應該以此為基礎,盡可能拓展一個不依賴美國市場的經濟圈。日本應該著手擬定這樣的戰略性對策。
像日本這樣市場規模較小的國家,一旦採取報復性關稅,自身反而受害更大。因此,各國不應單打獨鬥,而應攜手形成一致的對美策略。與其在檯面上高調發聲,不如在檯面下推進合作。
所幸,在推動TPP11協定的過程中,日本獲得了一項珍貴的資產——那就是「信賴」。大家知道,日本不會說謊。若只是顧著自身利益,談判是不可能達成共識的,而日本願意付出並承擔協調角色。因此,東南亞國協(ASEAN)也信任日本。這點,與中國大不相同。日本必須清楚認識自己的價值,並善用這項優勢。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對石破政權的作為有所不滿。最大問題就是反應太慢。2月7日舉行日美首腦會談後,日本幾乎完全沒有後續動作。對日本而言,比起所謂的「對等關稅」,真正衝擊最大的其實是25%的汽車關稅。美方於3月宣布課徵汽車關稅後,日本才派經產大臣武藤容治訪美,與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會談。但問題在於——盧特尼克根本沒有實際決策權,因為最終能拍板定案的只有川普總統本人。更令人不解的是,武藤大臣因談判不順,竟把後續應對全盤交給行政幕僚處理。但被這樣「丟包」的行政幕僚,應該也感到困擾吧。
汽車關稅才是攸關日本命脈的議題
首相石破茂雖於4月7日與美國總統通話25分鐘,但會後川普仍在社群平台上發文,重申對日本汽車與稻米的不滿。說穿了,這場通話根本沒打動對方,只是場用來對內營造「我有在做事」的政治表演。
目前汽車的非關稅障礙由國土交通省負責,農產品則歸農林水產省管轄。首相理應整合相關部會,指示一套完整的談判框架。一旦首相下達指令,各部會自然會動起來。農產品的議題,對即將面臨參議院選舉的自民黨而言,或許很難輕易拿出來當談判籌碼。但考量目前白米價格飆漲、政府釋出儲備米的情況,如果透過最低進口配額擴大進口價格較低的美國米,反而有可能獲得輿論支持。
與其召集全體閣員開對策會議,營造出「我們有在做事」的樣子,不如將焦點放在川普真正關心的議題上,由石破首相親自下達指示、主導整體方向,這才是關鍵所在。
對日本而言,汽車產業無疑是攸關國家命脈的問題——包含相關產業在內,就業人口多達550萬人。當然,在各都道府縣設置諮詢窗口固然重要,但當下更迫切的,是儘速擬定談判戰略。
(採訪者:nippon.com常務理事 古賀攻)
標題圖片:川普總統在白宮玫瑰園宣布對全球多個國家與地區加徵關稅,2025年4月2日(AFP、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