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使用數字設備或可使老人認知障礙風險減半
【共同社4月17日電】美國得克薩斯大學等團隊日前在科學雜誌《自然・人類行為》發文稱,日常使用電腦和智能手機等數字技術設備的人在步入老年後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或減半。團隊對過去57篇研究論文的數據進行了彙總分析,包括共約41萬人,平均年齡為68.7歲。
圍繞長期使用數字技術,曾有說法稱漫不經心瀏覽屏幕或依賴設備來輔助記憶和安排日程會對認知功能造成負面影響。但文章給出相反結論。團隊認為,使用複雜的技術會刺激腦部,視頻通話或收發信息能建立人際關係,這些有利於維持認知功能。
文章稱,即便認知功能下降,如果通過讓APP提醒服藥、指路、管理金錢等,使自立生活得以維持,或許會降低被診斷為認知障礙症的可能性。
團隊的分析對象是開始使用電子郵件或上網的最初一代人步入老年的2010年以後發表的研究論文。彙總數據後發現,經常使用數字技術的人被診斷為認知障礙症或其前一階段的輕度認知障礙(MCI)、在認知功能測試中得低分的風險要低58%。
即便剔除年齡、學歷、經濟狀況等與認知障礙症有關的因素影響,結果也呈現同樣的傾向。(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5/04/03864992e7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