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反擊能力或使日本捲入“美國的戰爭”
JP-Home.com
【共同社3月27日電】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的日本安全保障相關法施行到29日將滿7年。政府去年底修改了安保相關3份文件,把可攻擊他國疆域內的對敵基地攻擊能力稱為“反擊能力”並決定擁有,這是歷屆政府一直主張不會擁有的能力。此外即便在未發生針對日本的武力攻擊的階段,也有可能為協助美軍而進行對敵基地攻擊。日本被逐漸捲入“美國的戰爭”的可能性進一步增大。
美國智庫今年1月公佈的針對台灣發生突發事態的桌面推演顯示,2026年中國大陸軍方艦隊嘗試登陸台灣,美軍和自衛隊共同阻止。結果是日美雖然成功保衛了台灣,但付出沉重代價。
安保法把即便日本未受到攻擊,而美國等關係密切的他國遭到攻擊、日本的存亡受到威脅的情況視為“存亡危機事態”。只要滿足條件,就可以行使集體自衛權,出動自衛隊。設想進行排除水雷及護衛他國艦艇等。
政府內部普遍認為圍繞台灣的美中武力衝突有可能變成存亡危機事態,但另一方面事態的認定標準模糊,實際上何種場合屬於該事態並不明確。因此被指出政府為了迎合美國而派出自衛隊,有可能肆意判斷是屬於緊張度高的情況。
防衛省武官幹部表示:“如果在日本未受到攻擊的階段我方就出手,反而會導致被攻擊。台灣突發事態即便變成存亡危機事態,通過海上加油等支援美軍或許是最大限度了。”認為決定攻擊敵方基地將有很大風險。
自衛隊正在引進裝備以便與美軍開展高水平的軍事行動。“摩耶”級宙斯盾艦搭載“協同作戰能力(CEC)系統”,該系統能夠以高精確度把握導彈及飛機的位置信息並與美軍共享。扮演的角色是守護作為戰力核心的航母為首的美艦。
護衛艦“出雲”號計劃改裝為實際上的航母並搭載F-35B隱形戰機。防衛省幹部表示“將可以在日美艦艇上相互起降F-35B”。既然擁有這類裝備,那麼當美國要求日本發起攻擊時,日本能夠說“不”嗎?
自衛隊幹部稱“理想的是自己作出判斷”,同時表示“突發事態時現實情況將優先,很可能會不得不配合美國的要求這一眼前情況而採取行動”,對加速一體化的做法表示強烈擔憂。(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3/03/6d1e688800a9.html